首先介绍一下语雀的整体情况,语雀是蚂蚁集团推出的一款笔记与文档知识库的管理 & 协同工具,目前蚂蚁集团和阿里集团的员工大约有 10 万多人日常也在使用这个工具,同时也在对外提供服务。 如下图所示为语雀基于 Electron 推出的 Mac 和 Windows 桌面端,还有应对移动端工作场景的小程序。另外,从去年开始我们着手开发了移动端 App,并于今年 2 月份顺利发布上线。图中右侧展示的是 Android/iOS的 App 截图。
从基础的角度看,设计模式是研究类本身或者类与类之间的协作模式,是进行抽象归纳的一个很好的速成思路。后面阅读设计模式后,为了加深理解,对相关图片进行了描绘和微调。 从技术的角度已经有很多好的总结,本文会换一种角度思考,既然设计模式研究的是类与类的关系,我们作为工作的个体,一些工作中的策略是不是也可以进行类比,可以更好地去思考这些模式?答案是肯定的。
这篇文章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淘宝搜索滚动容器的技术演进过程,结合代码讲解页面结构划分、数据处理、交互效果,还包含了对逻辑抽象、功能拓展的思考,最后总结了可复用的架构。非常具有实践意义,推荐阅读学习!
近日,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国际顶级会议EMNLP 2022录用结果出炉,达摩院Conversational AI团队10篇论文被EMNLP 2022录用,围绕着任务型对话、表格型对话、文档型对话、多模态对话、以及对话终身学习和对话表示学习等前沿方向全面开花。本文对这10篇论文的内容进行系统介绍,以此来总结达摩院Conversational AI团队面向对话智能前沿研究的思考和进展。
前端新技术一如既往的更新迭代快:前几天 Next.js 大会,邀请了 vercel 的 CEO 来讲 vercel 的认知。顺带推出了 turbopack,号称比 webpack 快 700 倍,比vite 快 10 倍。又有很多前端同学在问,我们要学 Rust 了吗?新的内容更新迭代太快了,我们跟不上?今年的终端 D2 会有哪些内容?会不会讲 Rust ?
圈复杂度(Cyclomatic complexity)[1]是一种代码复杂度的衡量标准,在1976年由Thomas J. McCabe, Sr. 提出。条件分支越多,圈复杂度越高,测试越难覆盖,也越难维护。随着业务的不断演进,代码的不断新增与调整,如果只在原逻辑下加入自己的新逻辑,就会长出一个超高嵌套的“气功波”代码。 在我们的祖传代码中,“气功波”式代码不占少数。新增一个条件分支成本是相对低的,它可以让你在不了解原逻辑情况下,完成自己的逻辑。但会持续对系统产生负债,直到有一天,我们真的完全不知道修改的这一行代码,到底影响到了哪些~
近日,阿里云容器服务 ACK 与达摩院数据决策团队合作的论文《AHPA: Adaptive Horizontal Pod Autoscaling Systems on Alibaba Cloud Container Service for Kubernetes》获 AAAI 2023 IAAI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奖[1]。AAAI 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会议之一,入选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推荐 A 类国际会议列表。AAAI/IAAI 主要收录人工智能在工业界成功应用的案例,备受工业界关注,每年仅有 10 项左右工作被评选为 IAAI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奖,今年 AHPA 也有幸获此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