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时代,承担服务器之间数据传输工作的交换机成了数据中心的“神经枢纽”,一旦出故障将波及上层业务。然而单个交换机故障时,腾讯云的新一代高性能网络却可以在100微秒内找到新的通路实现0断链,做到高可用、高可扩展、高性能,从而保证业务不受影响。本文邀请到了腾讯云资深网络专家金峰及其带领的IaaS前沿技术研究团队来揭秘背后的武器——高性能网络传输协议HARP。通过本文希望可以带你了解传统网络传输协议面临的困难和挑战、HARP是如何应对并全网首次解析其中4个关键技术。
本次大会设立了微服务与中间件专场,本专场从产品研发、运维等最佳落地实践出发,详细阐述云原生时代,企业在开发微服务和构建云原生中间件过程中应该怎样少走弯路,聚焦业务需求,助力企业发展创新。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各类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通过对实时及历史数据的融合分析,及时挖掘业务洞察和辅助决策,已成为企业的普遍行动。在云原生的浪潮下,企业需要聚焦业务,迫切需要简单易行,零代码地配置搭建起自己的可以达到将本增效效果的数据链路系统。 本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围绕着消息队列如何快速搭建数据链路的落地实践进行分享。 数据链路构建的挑战 技术架构体系的建设 客户实践和落地案例
世界杯即将闭幕,你是否还未过瘾?近期体育竞技类游戏层出叠见,本文特邀架构师以一款简单有趣的点球射门游戏为例,通过代码实现游戏主体界面的绘制实现基础的游戏场景,而后阐述各类常见逻辑的实现方法。想了解游戏场景内各种复杂操作逻辑怎么实现?游戏开发中是否所有场景都只能通过加载素材资源实现?读完本文,你能独立开发出下图游戏,并掌握一定游戏开发实操方法。
Apache Pulsar 是一个多租户、高性能的服务间消息传输解决方案,支持多租户、低延时、读写分离、跨地域复制、快速扩容、灵活容错等特性。其原生支持了跨洲际级别的跨地域复制的解决方案,并结合其自身的 tenant 和 namespace 级别的抽象,可以灵活的支持不多种类,不同场景下的跨地域复制解决方案。
DDD(领域驱动设计)是 Eric Evans 于 2003 年提出的解决复杂的中大型软件的方法,开始一直不愠不火。直到 Martin Fowler 于 2014 年发表的论文《Microservices》引起大家对微服务的关注,DDD 才重新慢慢的回到了大众的视野中。 DDD 这几年升温的同时,也收到了很多行业人员对 DDD 的负面意见,主要原因大概有“晦涩难懂过于抽象”、“很难找到实际的案例参考”、“不知道怎么落地”等。 笔者在学习 DDD 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这些问题。不过在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实践,逐渐掌握了 DDD 的一些思想后,感觉还是确实有所受益,所以这里尝试用白话去总结我们从入门到实践的过程,尽量每一个概念都用我们的具体实现做出例子,希望能对想一起学习 DDD 的同事有所帮助。
第27届国际计量大会宣布最迟不晚于2035年取消引入闰秒,这一消息引起轰动。上一次闰秒产生,对Reddit、Mozilla、FourSquare等都产生了一定的问题,其中Reddit宕机时间超过1个半小时!本栏目特邀腾讯后台开发工程师陶松桥,带你是深入了解闰秒的来源及其影响,并介绍各类系统常见的闰秒处理方法,其中会分享TencentOS Server 操作系统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