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拥有 6 年腾讯工作经验的后台开发者,作者深知在一个庞大且复杂的技术栈中,拥有正确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对工作效能影响有多大。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将结合在腾讯工作的具体项目和案例,分享5个方法论:量化、对比、记录&流程、规范&统一、自动化。希望这些经验和方法论能对广大开发者有所帮助,尤其是对于后端开发者而言。
CNCF 上周发布了《CNCF 平台白皮书》,本文译自 CNCF 平台白皮书 [1],介绍了如何构建云原生计算平台以及平台可能提供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 Web 门户、API、黄金路径模板、自动化、开发环境、可观测性、基础设施服务、数据服务、消息和事件服务、身份和密码管理服务、安全服务和工件存储。此外,该文档还介绍了与平台相关的术语,如平台、平台能力提供者、平台工程师、平台产品经理、平台团队和平台用户。
WebAssembly (WASM) 的一个优势就是能够支持将不同语言编译成 WASM 代码,然后在不同的宿主环境中运行。这样就可以在不同的宿主环境中运行不同语言编写的 WASM 代码,比如在浏览器中运行 C/C++ 代码,或者在 Node.js 中运行 Rust 代码。那么,这些不同语言编写的 WASM 代码是如何运行在不同的宿主环境中的呢?在这一章中,我们将会重点介绍这些不同的语言和宿主环境中的 WASM 运行机制。
最近,我在微信公众号和博客园分享了一篇关于.NET微服务系统迁移至.NET 6.0的故事的文章,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关注。其中,许多人对基于 OpenTelemetry .NET 的观测指标和无侵入自动化探针颇感兴趣。事实上,我已计划抽出时间,与大家分享这方面的内容。 巧合的是,在二月末,我收到了来自 OpenTelemetry 中国社区的蒋志伟大佬的邀请,希望我能就 .NET 实现无侵入自动化探针的方法进行分享。因为关于Java等其他语言的自动化探针实现原理已有大量文章,但.NET领域却鲜有介绍,而社区对此也很感兴趣。 然而,因为 .NET 无侵入自动化探针的实现原理相当复杂,理解和完全掌握原理有很大差别。为确保文章质量和严谨性,撰写耗时较长,因此现在才能与大家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