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Vela 是一个简单易用且高度可扩展的应用交付和管理平台,基于 Kubernetes 与 OAM 技术构建。其核心功能是让开发人员方便快捷地在 Kubernetes 上定义与交付现代微服务应用,而无需了解任何 Kubernetes 本身相关的细节。
目前,业界已经总结出了几种常见的服务发布策略来解决版本升级过程中带来的流量有损问题。本文首先会对这些普遍的发布策略进行简单的原理解析,最后结合阿里云的云原生网关对这些发布策略进行实践。
Sealos 虽然已经超过 5k 星,数千家客户在生产环境中使用,不乏很多一线互联网公司和大厂。曾经 sealos 也令我很激动,我把一件复杂的事情做到的极简,这是核心竞争力,即便如此我还是不会夸它,因为在 sealer 面前它黯然失色。
Github 因为软件升级曾经导致过长达 6 个多小时的全球性服务中断 ... Meta(原名:Facebook) 也刚刚经历一起因为配置推送错误导致全球 6 个多小时的系统瘫痪 ... 诸如此类的大型 IT 系统故障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来一个。为企业搭建一个安全可靠的在线应用架构,是一个系统架构师主要责任,他除了将业务系统架构吃透以安全地应对当前的业务流量之外,还需要具备构建未来的能力,即所选取的架构需要能应对业务未来几年的业务增长。这种能力,和技术潮流无关,和所选择的技术的人才市场容量有关,和企业自身业务形态和增长方向有关。
上一篇如何构建流量无损的在线应用架构 | 专题开篇 是我们基于下图,讲解了流量解析与流量接入两个位置做到流量无损的一些关键技术,这一篇我们主要从流量服务的维度,详细聊聊正式服务过程中会影响线上流量的一些技术细节。
上两篇我们说完了流量解析、流量接入、流量服务三大块的内容,这一篇主要从数据交换的维度阐明数据交换的过程如何影响到线上流量;最后会引入两个常用的防范措施:全链路压测和安全生产演练。
Dubbo 3.0 在阿里巴巴各条业务线包括淘宝、考拉、饿了么、钉钉、达摩院等已全量或开始分批上线,社区企业如小米、工商银行、平安健康等也纷纷引入了 3.0 版本的新特性。支持如此大规模的体量的业务平稳运行,对 Dubbo 3.0 的稳定性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考虑到社区极高的活跃度,这个挑战就更大了。目前社区有超过 600 位 contributor,近一年以来每天有大约 60 个 commits,陆续支持了 Triple 协议、多实例等功能,这些功能都会涉及到大量的代码变更。每一次提交代码的质量对 Dubbo 3.0 版本的质量、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