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客服场景中,客服发送一条消息的背后,需要考虑网络通信、前端展示、后端存储以及安全性等多个方面的技术支持,单从前端层面来说,就需要考虑到消息的显示、状态更新、稳定传输以及极限操作消息不卡顿等场景,随着IM系统的不断更新迭代,已经实现了从外采到自研再到一站式全场景工作台的搭建,我们能够很明显地感知到客服对于IM的体验要求越来越高了,因此客服发送一条消息背后所涉及的技术和思考也越来越重要。本文将探秘客服发送一条消息背后的技术和思考,帮助大家了解如何在IM聊天场景中提供高效、安全、可靠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二
垃圾回收对于Javaer来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工作中涉及到的调优工作也经常围绕垃圾回收器展开。面对不同的业务场景没有一个统一的垃圾回收器能保证可GC性能。因此对程序员来说不仅要会编写业务代码,同时也要卷一下JVM底层原理和调优知识。这种局面可能因为ZGC的出现而发生改变,新一代回收器ZGC几乎不需要调优的情况下GC停顿时间可以降低到亚秒级。 Oracle从JDK11开始正式引入ZGC,ZGC设计三大目标: 支持TB级内存 (8M~4TB) 。 停顿时间控制在10ms之内 (生产环境实际观测在微秒级) ,停顿不会随着堆的大小,或者活跃对象的大小而增加。 对程序吞吐量影响小于15%。 ZGC是如何设计怎么达到这个目标的呢?本文将从ZGC算法的关键特性入手,通过分析ZGC周期处理过程来理解这些特性,探索ZGC设计思想。
发布变更是影响稳定性的一个重大因素,为了发布异常时能快速回滚,增加发布期间的稳定性,也为了解决多服务部署时互相依赖而导致的发布时间增长等问题,得物在今年引入一种新的发布模式--蓝绿发布。这种发布模式带来了稳定性和效率的提升,这里我们以SRE的视角来解读下得物的蓝绿发布。
AB实验平台这几年在互联网公司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采用AB实验来评估产品和技术迭代效果也成为主流的业务新功能效果评估方式,数据驱动的文化在这几年得到了不少公司的广泛的认同,通过数据和指标来说明产品效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公司的认可和应用。 AB实验在其中就是一种很常见的产品效果数据评估工具,在各大公司的产品迭代过程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目前市面上针对API的管理平台很多,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这些平台的功能都更多聚焦在API文档的消费侧。而对于API文档的生成都非常依赖开发人员的手动创建,很难保障文档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市面上常见的API管理平台,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完全依赖开发人员的主动维护,在文档体量变大之后就出现了文档归属混乱、文档重复上传、文档信息更新不及时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