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 APM 聚焦在代码层面,不具备全栈多维度无盲点看问题的能力,同时由于插码的阻碍往往难以覆盖所有微服务,DeepFlow 依靠 eBPF 零代码修改采集全栈追踪数据并聚合生成了调用关系,可以增强传统 APM 的数据,大大缩短问题定界时间。对于已经使用传统 APM 工具的用户,可以考虑使用 DeepFlow 提供的 API 来增强应用依赖拓扑及调用追踪,以获得全栈数据追踪能力。 本文以 SkyWalking 为例从落地实现角度来描述,如何将在传统 APM 中集成 DeepFlow 的数据,增强传统 APM 数据能力, 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来: 依赖拓扑:增强查看某历史时间范围内服务(POD)到服务(POD)全栈路径拓扑以及全景上下游拓扑。 调用链追踪:增强查看某个应用 Span 对应系统 Span、网络 Span 时延消耗以及追踪未插码服务的能力。 开启下文的阅读之前,需要对 DeepFlow 目前已有的数据及术语有了解,下文默认读者都有一定的认知。
本文详细介绍了淘宝首页大促新玩法“首页即会场”项目,从开放模式、复用粒度、交互实现、性能、可扩展性等技术角度来说明“猫头”是怎样炼成的。
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业务线的快速扩张,项目不仅多同时也越来越复杂,且还有较多项目涉及到跨团队跨域协作。在此大前提下,技术层定期统一组织业务类立项宣讲筹备会,以便做好资源冲突的规避,同步资源信息和项目信息,确保项目按计划及时完成交付。
先抛我的最终结论: 晋升是一个极好的自我review的机会,不,应该是最好,而且没有之一。 不管有没有晋升成功,参加了晋升,就已经包赚不赔了。 总的来说,晋升的准备工作充分体现出了——功夫在平时。平时要是没有两把刷子,光靠答辩准备的一两个月,是绝无可能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合格的候选人的。 下面整体剖析一下自己在整个准备过程中的观察、思考、判断、以及做的事情和拿到的结果。
提到Spring依赖注入,大家最先想到应该是@Resource和@Autowired,很多文章只是讲解了功能上的区别,对于Spring为什么要支持两个这么类似的注解却未提到,属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知大家在使用这两个注解的时候有没有想过,@Resource又支持名字又支持类型,还要@Autowired干嘛,难道是Spring官方没事做了? 真的是没事做了吗?读了本文你将会了解到: @Resource和@Autowired来源 Spring官方为什么会支持这两个功能如此相似的注解? 为什么@Autowired属性注入的时候Idea会曝出黄色的警告? @Resource和@Autowired推荐用法
IPv4 协议(后文简称 IPv4)为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近年来,随着应用程序、数据和 IT 服务的爆炸式增长。当初协议设计过程中用来描述 IP 地址所采用的 32 位二进制数格式的 IPv4 地址已经于 2011 年[被申请耗尽,从那时起,全世界都已经处于无新地址可用的局面。 IPv6 协议(后文简称 IPv6)作为 IPv4 之后被采用的下一代互联网协议,相比 IPv4 协议中采用 32 位来表示 IP 地址,其地址表示位数扩充到了 128 位,地址数量是 IPv4 所能提供的 2 的 96 次方倍。简单看数字可能显得不太直观,换成一句描述 IPv6 地址之多更直观和经典的话:“采用 128 位表示地址的 IPv6 可以为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都分配一个 IP 地址”!此外,IPv6 协议其不仅可以解决 IPv4 协议中的地址短缺问题,同时也能为互联网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网络通信。IPv6 协议在网络通信中提供了许多新的功能和优势。例如,在数据传输和路由方面,其通过新的设计提高了效率和可靠性,减少了网络拥堵和数据包丢失的情况。
useSyncExternalStore 是 React 18 引入的一个 hook。起初我以为它主要用于第三方库,比如 @tanstack/rect-query、Jotai、Zustand、Redux 等。在 React 官方文档中,将它和 useInsertionEffect 一起被称为 "library hooks(库 h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