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使用卡诺图化简多变量逻辑表达式的原理与方法,此方法是一种逻辑计算思想,在任意技术平台类似的多元化场景中均可适用。 本文以客户端的一个业务场景为例,从举例分析到实际应用的步骤,介绍卡诺图工具的使用,让我们轻松应对复杂交互或多条件判断的编码。
软件交付的终态是提供一个稳定可预期的系统,可预期的系统要确保环境和软件制品的一致性。而在软件研发协作的过程中,无论是制品、环境,还是发布过程,往往都是定义在代码里的。 软件交付体现为发布,而提升交付能力的目标,是要发的容易,发的频繁,增量要多,每次发的时间要少。
基于 K8s 的云原生容器化已经在腾讯内部海量业务中大范围落地实践。业务从传统的虚拟机部署形态无缝切换到容器部署形态,运行在 K8s 上的应用从无状态服务扩展到有状态服务,这个过程经历了哪些改造?同时,K8s 如何经受住业务形态复杂多样、模块数量庞大的考验?遇到哪些新的挑战?如何优化?效果怎么样?腾讯云高级工程师林沐将为你解答。
之前看过杨振宁的一个采访,说他最大的成就,不是获得了诺贝尔奖的研究,而是之前的一个普通理论的研究:他坚信事物是遵循一定规律的,不是大家认为的不可捉摸,花了7年时间,陆陆续续,终于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解释,并且幸运的是,这个研究结果可以覆盖非常多的场景。 当我看到这个采访的时候,内心触动到的一个点是:尝试寻求表象背后的规律或者通用解释,是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产生更大的影响的,这也应该是我们应该努力并坚持的方向。
很多开发者搭建自己的博客,会选择现有的博客系统方案,比如:Wordpress、Hexo和Halo等。其中Hexo博客作为全静态博客,没有数据库、对服务器资源消耗也极低,而且可定制化程度极高。本文将带领各位开发者基于Lighthouse轻量服务器快速搭建Hexo博客。
“标签画像”或者说“用户画像”体系建设是各大互联网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在阿里内部以及各大网络论坛上也有诸多分享和讨论。但大多立足数据算法或产品形态,解决方案方面并不多(尤其是工程研发实际构建角度)。本文初衷是想站在工程研发的角度,以阿里本地生活标签画像系统的开发经验为基础,分享一下构建标签画像体系的实践经验。 本文将按总分的结构进行展开:首先对标签画像的基本概念做简单的说明;其次会从业务需求的角度出发,阐述如何构建一个可用的最小标签画像系统单元;而后会以这个最小单元为基础,对部分重点模块进行扩展介绍;最后会进行总结,并对文中未涉及的发展方向简要说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随着低代码的普及,在低代码平台上构建企业级应用逐渐成为生产趋势。同时,随着低代码技术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复杂应用在低代码平台中完成。在其研发生命周期中,低代码开发者就会面临多人协作、并行开发、维护多版本的场景。而现有的低代码平台普遍缺乏这一能力或支持较弱,导致对协同开发的成本较高,限制了迭代的效率。
GaiaX 跨端模板引擎,是在阿里文娱内广泛使用的 Native 动态化方案,其核心优势是性能、稳定和易用。本系列文章《GaiaX 开源解读》,带大家看看过去三年 GaiaX 的发展过程。
今年是人工智能领域成果井喷的一年,前有 AI 画画后有 chatGPT,纷纷迅速走红网络。早在今年五月,QQ 影像中心推出的国内第一款基于 AI 画画技术的”AI 恋爱专属画”520 活动就在小世界走红,最近新推出的“异次元的我”二次元形象生成器更是火遍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