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metheus 受启发于 Google 的 Borgmon 监控系统,从 2012 年开始由前 Google 工程师在 Soundcloud 以开源软件的形式进行研发,并且于 2015 年对外发布早期版本。2016年5月继 Kubernetes 之后成为第二个正式加入 CNCF 基金会的项目,2018年8月9日,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宣布开放源代码监控工具 Prometheus 已从孵化状态进入毕业状态,标志着 Prometheus 已经具备稳定性和成熟度,而且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已经成为了云原生中指标监控的事实标准。目前在 GitHub 已有超过 53.1k star。 然而在实际的使用场景中,我们会经常发现 Prometheus 存在指标值不准的“怪现象”,这么完美的主流监控方案,为何会存在这样的问题,究竟是 Bug 还是 Feature?本文将通过典型案例详细拆解、探讨其背后的设计原理。
H5页面给人的感觉通常是开发成本低、迭代速度快但使用体验不佳。其中最容易被用户感知的体验问题就是首屏速度,由于H5页面的所有资源都需要实时从网络上下载,提升这些资源的加载速度就可以明显提升首屏速度。我们通常将提前下发资源到App,并在打开H5页面时使用预载资源加速访问的技术称为“离线包”。 B站的离线包技术方案与大部分互联网公司实现的方案在底层逻辑上是一致的,都实现了基础的资源下发和拦截匹配机制。但在此基础上我们也有一些创新,例如页面快照技术、AB实验能力,同时也做了很多优化,包括用扫码调试降低调试成本、版本快速收敛、预约定时错峰发布等。目前我们的离线包技术已经接入183个项目,覆盖12个业务线,在公司内被广泛使用。
本文将从四个维度,深入剖析 Pulsar 在多可用区高可用领域的容灾策略。首先,我们将从整体架构的角度切入,洞察其设计之精髓;其次,我们将探寻 Pulsar 在云原生领域的努力;再者,我们将聚焦 Pulsar 在高可用方面的设计,展现其稳健可靠的特性;最后,我们延申拓展 Pulsar 在跨地区同步方面的未来规划。
每一次技术浪潮来临时,媒体上总是充斥着耸人听闻的悲观论调——新技术将抢走人们的饭碗。讽刺的是,警告人们失业反而给鼓吹者创造了就业机会,他们或是出书演讲,或是视频直播。历史一再证明,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总体是积极的。奥地利学派米塞斯(1952)指出:“省力机器造成技术性失业,不仅被理论检验证明是一个谬论,而且被这个事实所反驳——人类的全部历史恰恰是引进越来越多省力机器的历史。……人们并没有因为发明了一些新机器而被剥夺工作。”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皮萨里德斯(2018)指出:“技术变革都会使就业带来结构性调整,但从来没有导致失业率上升。” 技术变革不利于就业,是普遍的先入之见。因为人们能够直观感受到那些有替代风险的工作,却难以识别尚未出现的岗位。因此,面对汹涌而来的智能化浪潮,许多人感到焦虑和不安。
许多国内企业正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如Shopee、阿里的Lazada、字节的TikTok、拼多多海外版Temu、以及服装快消领域的Shein等。当国内市场存量业务达到峰值预期时,海外业务成为各公司未来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国际化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职业发展方向。 国内IT企业收入天花板: 「10亿X2元X365天=7300亿元」,也就是10亿人口,企业每天赚取用户2元,保持365天,就是单业务增长的营收天花板(大部分业务赚不到2元,用户量也没到10亿)。比如视频如果60元一个月那会员营收天花板就可以这么预估. 甚至比这个还低, 毕竟用户会流失, 拉新也要成本, 运营成本是在递增的。 国际化不仅仅是多语言文案适配这么简单,而是一全套的工程化解决方案。笔者觉得更重要的是「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全球视野,对多元文化有包容心和敬畏心理,同时知识面要求也较高」。比如,了解SEA、US、UK等常见地区的简写,尊重伊斯兰教的斋月节等习俗。对于服务全球用户的产品来说,对应产品的要求更加复杂,多样性体现在不同的文化习俗差异上,其实即便在庞大的中国内部也存在南北差异。了解的越多越发现这个世界的“多样性”。
bpftrace是一个内核跟踪工具,简单来说就是在函数上挂个钩子,挂上钩子后就可以将函数的入参和返回值取出来再放入程序进行二次编程,最终能让程序按照我们的意图来对函数进行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