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峰流量下,如何确保应用的服务质量不受影响的同时,最大限度提升资源利用率,是考验混部技术成熟度的关键。本文将展开介绍Koordinator在资源隔离,单机QoS保障,以及应用干扰检测方面的设计实现和进展。
Serverless 架构与 CI/CD 工具的结合 CI/CD 是一种通过在应用开发阶段引入自动化流程以频繁向客户交付应用的方法。如图所示,CI/CD 的核心概念是持续集成、持续交付和持续部署。 作为一个面向开发和运营团队的解决方案,CI/CD 主要针对集成新代码时所引发的问题。具体而言,CI/CD 可以让持续自动化和持续监控贯穿于应用的整个生命周期(从集成、测试阶段到交付和部署阶段)。这些关联的事务通常被统称为“CI/CD 管道”,由开发和运维团队以敏捷方式协同支持。
首先介绍一下语雀的整体情况,语雀是蚂蚁集团推出的一款笔记与文档知识库的管理 & 协同工具,目前蚂蚁集团和阿里集团的员工大约有 10 万多人日常也在使用这个工具,同时也在对外提供服务。 如下图所示为语雀基于 Electron 推出的 Mac 和 Windows 桌面端,还有应对移动端工作场景的小程序。另外,从去年开始我们着手开发了移动端 App,并于今年 2 月份顺利发布上线。图中右侧展示的是 Android/iOS的 App 截图。
从基础的角度看,设计模式是研究类本身或者类与类之间的协作模式,是进行抽象归纳的一个很好的速成思路。后面阅读设计模式后,为了加深理解,对相关图片进行了描绘和微调。 从技术的角度已经有很多好的总结,本文会换一种角度思考,既然设计模式研究的是类与类的关系,我们作为工作的个体,一些工作中的策略是不是也可以进行类比,可以更好地去思考这些模式?答案是肯定的。
这篇文章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淘宝搜索滚动容器的技术演进过程,结合代码讲解页面结构划分、数据处理、交互效果,还包含了对逻辑抽象、功能拓展的思考,最后总结了可复用的架构。非常具有实践意义,推荐阅读学习!
近日,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国际顶级会议EMNLP 2022录用结果出炉,达摩院Conversational AI团队10篇论文被EMNLP 2022录用,围绕着任务型对话、表格型对话、文档型对话、多模态对话、以及对话终身学习和对话表示学习等前沿方向全面开花。本文对这10篇论文的内容进行系统介绍,以此来总结达摩院Conversational AI团队面向对话智能前沿研究的思考和进展。
前端新技术一如既往的更新迭代快:前几天 Next.js 大会,邀请了 vercel 的 CEO 来讲 vercel 的认知。顺带推出了 turbopack,号称比 webpack 快 700 倍,比vite 快 10 倍。又有很多前端同学在问,我们要学 Rust 了吗?新的内容更新迭代太快了,我们跟不上?今年的终端 D2 会有哪些内容?会不会讲 Ru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