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治哲学,提出“照着讲”和“接着讲”的方法论。近两年,我断断续续梳理出关于领域驱动设计的两个 PPT:《领域驱动设计》和《领域驱动设计四论》。前者的内容主要是关于 DDD 经典著作的读书笔记,可视为照着讲,以证明自己学有所本,讲的不是野狐禅;后者则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所做的创新阐释,可视为接着讲,发前人之未发。本文重点围绕《四论》展开,从四个方面梳理出 DDD 的整个逻辑脉络。 曾见郭象注庄子,却是庄子注郭象。一些领域驱动设计的拥趸者,如果看到本文的论述和自己的理解相左,丝毫不用奇怪,本文阐述的四论,不是我注六经,而是六经注我。 本文是 DDD 系列三篇文章的开篇,为你提纲挈领地梳理出 DDD 的核心脉络。在后两篇文章中,我们还将展开分享 DDD 的系统架构设计与核心概念、关键方法等内容。
如果说计算机工程王冠中有明珠的话,操作系统、数据库、编译器必定是其中最闪耀的那几颗。能够制造打磨出这种明珠的人,做到了其他人做不到的事情,也便成了人们口中的“神”。笔者在学习了“神”们撰写的编译器入门书籍之后,分享一些心得给感兴趣的读者,希望能激发出大家的学习兴趣。
本文主要接着《鹅厂练习13年 Coding 后,我悟了》的内容给大家带来工程师的自我修养,下面是一些在 review 细节中不能直接使用的原则。更像是一种信念和自我约束。带着这些信念去编写、review 代码,把这些信念在实践中传递下去,将是极有价值的。
随着大模型热度持续,基于大模型的各类应用层出不穷。Langchain 作为一个以 LLM 模型为核心的开发框架,可以帮助我们灵活地创建各类应用,同时也为大模型的应用引入新的安全隐患。从今年 4 月 Langchain 被爆出在野 0day 漏洞开始,各类安全问题不断出现。腾讯安全平台部将持续关注大模型的应用安全,详细解读在大模型应用时代,如何与时俱进地保持安全策略,以保障大模型安全、可靠地应用。
大数据领域流批一体和湖仓一体都是技术演进的趋势,技术大一统是每个 coder 的浪漫。微信实验平台从 2022 年 Q1 开始引入 iceberg 作为湖仓一体解决方案,最早从 0.14.1 版本开始引入到如今的 1.2.2 版本的广泛使用,目标是为了优化现有流程,达到更快(计算时效性)及更省(节省更多资源)。
Cloud Studio 团队日常开发实战案例自举分享 本文着重分享Cloud Studio产研团队是如何使用腾讯云「云端开发环境 Clou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 简称CDE」来改进日常开发-调试-构建-运行的关键阶段的开发者体验。 Cloud Studio 产品是基于云端开发环境的开发平台,旨在化繁为简解决本地开发诸多问题。 作者从团队最初决定上云实战所遇到的挑战、迁移上云过程中的痛点、进而讲解架构重构带来的优缺点以及如何重点提升开发环境启动性能、降低成本方面,并分享取得的进展。 最后,作者将给您留下一些关于「云端开发环境」在当下及对于未来的机遇与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