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0日,OpenAI 发布了其最新的聊天机器人模型 ChatGPT。腾讯云开发者先后从其玩法体验、技术原理、上手方法和竞品洞察几个方面进行解读,并邀请腾讯前沿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强畅聊 ChatGPT 最受关注的问题(如果你对相关内容感兴趣,可点击一键跳转阅读)。然而,ChatGPT 成为现象级火爆技术之作的背后,是常年累月的技术积累和灵敏迭代。此次我们邀请腾讯 NLP 工程师张先礼深度解析 ChatGPT 进化历程——GPT 各代有何区别、如何演进?其现有能力有什么不足?未来将会有什么发展方向?欢迎各位开发者阅读、分享与交流 ChatGPT 神话的缔造之路。
今天这篇文章中和大家聊一聊号称世界上第一个 O(1) 的 JavaScript SSR 框架:qwik。 别担心,如果你不是特别了解 SSR 也没关系,文章大概会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 首先会围绕对比 SSR 与 SPA 各自的优劣势,从而展开 SSR 的运行机制以及 SSR 相较于 SPA 究竟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之后,会根据 NextJs 的运行机制思考针对目前主流 SSR 框架设计思路上存在的不足从而引出 qwik 为何会在众多成熟框架中脱颖而出。 最后,会针对于 qwik 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及聊聊目前 qwik 存在的“问题”。 诸如社区内部 SSR 框架其实已经产生了非常优秀的作品,比如大名鼎鼎的 NextJS 以及新兴势力代表的 Remix 和 isLands 架构的 Astro、Fresh 等等优秀框架。 为何 qwik 可以在众多老牌优秀框架中脱颖而出。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吧。
ChatGPT是由OpenAI开发的大型语言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如更改错误、写小说、回答问题、翻译、写文案等。 Image Image GPT 的演进 GPT一共有三代,即GPT-1,GPT-2,GPT-3,目前非常火的ChatGPT是GPT-3.5。GPT-1诞生于2018年6月,比BERT略早几个月,层数为12层,词向量长度为768,训练参数量为1.17亿个,数据量为5GB;时隔半年之后,GPT-2诞生于2019年2月,训练参数量为15亿个,数据量为40GB;GPT-3诞生于2020年5月,训练参数量增长超过100倍至1750亿个,数据量达到45TB。
Apache Kafka是一个分布式流平台,作为互联网领域不可或缺的消息组件,在全球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使用过程中,Kafka一般被作为消息流转的核心枢纽,上下游系统通过Kafka实现异步,削峰填谷。在大数据处理和实时数据处理领域Kafka也是不可替代的组件。 Kafka使用非常广泛,在有些领域使用已经非常成熟,如日志收集,大数据处理,数据库等领域。Kafka跟上下游也有标准化的对接模块,如日志收集有Flume,Filebeat,Logstash,大数据处理有spark,flink等组件。同时在一些小众的领域则没有现成的工具可以直接对接,如对接某个小众的数据库,或者用户自己定制化的系统。这时一般的对接方法是自行开发Kafka生产消费程序对接。
开源大数据平台E-MapReduce(简称“EMR”)是云原生开源大数据平台,向客户提供简单易集成的Hadoop、Hive、Spark、Flink、Presto、ClickHouse、StarRocks、Delta、Hudi等开源大数据计算和存储引擎。本文旨在分享阿里云Prometheus对EMR平台大数据服务的监控实践。
2023 年春节,经历了三年的疫情后,我们终于在春天迎来了曙光。国人的出行热情空前高涨:回家看看父母亲;心心念念的旅行终于可以成行了。按照高德的估计,2023 年春节出行的峰值流量将比 2022 年同期和 2022 年十一都有相当大比例的增长。然而,就在不久前,受疫情的影响,系统的流量还在相对低位运行。 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春节出行的备战准备工作,保障系统在春节流量高峰下平稳运行,让民众出行所必需的导航等信息服务访问可以丝般顺滑,成为了摆在技术人员眼前的迫切事情。要在流量变化很大的情况下保障系统平稳运行,同时做到降本增效,怎么做到呢? 过去几年,高德一直在坚定、持续地推进应用的 Serverless 化。经过深入的研究和选型,最终选择阿里云函数计算 FC 作为其应用的 Serverless 计算平台。过去的一年,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高德在 Serverless 上的远见帮助他们以更加敏捷、经济的方式应对不确定性以及强劲复苏的春节出行:不用费心考虑流量变化带来的资源变化,无需提前按照峰值流量准备大量的计算资源,不用担心资源是否足够,经济成本大幅下降、研发和运维效率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