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淘宝天猫两年半的A/B实验经历里,我从零到一分别经历了货架电商-淘特的A/B实验能力建设和内容电商-直播的A/B实验能力建设,前者更关注实验通用能力建设,后者更关注实验科学落地。在拥抱变化的当下,专注一个领域是幸运的,因此做个总结,聊聊我理解的“科学实验”怎么做。
测试用例作为质量保障的核心,影响着研发-测试-发布-上线的全过程,如单元测试用例、手工测试用例、接口自动化用例、UI 自动化用例等,但用例撰写的高成本尤其是自动化用例,导致了用例的可持续积累、更新和迭代受到非常大制约。长久以来,我们在用例创作技术上一直未有过很大的突破,协助 QA 做好最基本的工作。 直到2023年,生成式 AI 的到来,为用例智能创作带来了可能,借由 AI 技术,尤其是生成式 AI,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 我们可以通过 AI 更好地理解需求,理解 UI 页面,理解接口访问的含义,智能化的生成测试用例,辅助研发测试提效的同时借由数据飞轮不断巩固沉淀测试经验。 为此,百度移动生态质量效能部启动了 QAMate 用例智能创作项目,从基于需求生成脑图用例,基于真机操作的 UI 自动化用例录制回放,基于流量或代码生成接口自动化用例三个场景深耕,通过 AI 技术实现测试用例的智能创作,进而辅助研发测试提效,为业务质量保驾护航。
质量保障是一门基于软件测试的系统化工程,遵循渐进式的发展规律。通过因地制宜地制定落地策略,设计场景方案,获取试验结果,并加以循环往复。最终,在每一位得物测试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下,积累出一套适应得物技术的质量保障方法论,即本文介绍的得物质量管理体系。
前期我们详细介绍了B站在定制化数据中心(R2-AZ2)项目上的探索[1],主要集中在智慧节能数据中心的技术迭代和实施情况。数据中心的高效运作并非孤立存在,它依赖于复杂而精细的互联互通网络,确保数据中心内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间的连接。 布线系统是实现数据中心互联互通的关键组成部分, 数据中心布线的管理不当问题会造成生产环境交付周期拉长、预留线缆过长、线缆布局混乱、设备安装困难、故障排除和维护时间增加,甚至会影响机柜的气流组织,导致局部过热从而影响电子信息设备的安全运行。 此外,随着AI技术及业务应用的快速发展,智算中心正在迅速崛起,网络正向大带宽、低延时、低功耗等方向发展,这也意味着对网络和布线系统的要求正在持续提高。 布线系统作为大型数据中心的关键基础设施之一,如何利用数字化管理工具提高其交付及运维管理效率,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和探索实践的方向。
作为一款优秀的开源分布式数据库软件,TiDB 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关注和应用,但在运维保障过程中同样面临着运维孤岛、定界定位难、获取可观测性数据开销大等挑战,本文总结了 TiDB 用户如何基于 DeepFlow 构建全栈可观测性的最佳实践,包括如何用 DeepFlow 高性能、零侵扰的可观测技术消除全链路追踪在 TiDB 侧的盲区,如何在 DeepFlow 中统一观测业务全景、SQL 事务全过程、网络性能、系统资源性能、文件读写性能、应用函数性能,从而为 TiDB 及其上应用构建出统一、立体、全方位的可观测性能力。
在日常的编码实践中,经常会用到缓存来解决高并发问题,缓存可以说是解决流量洪峰的不二利器。虽然集团中间件团队已经构建了缓存的基础设施,已经帮助我们解决了绝大部分问题,但是在实际的编码使用过程中,应用端调用缓存API时还是存在下述几类问题: 使用缓存的逻辑非常通用,基本都是先查缓存,有直接返回,没有查DB,再放入缓存中。这段通用逻辑散落在系统的各个地方,违反了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 缓存代码和业务逻辑代码深度耦合在一起,不仅降低了代码的可读性,还额外增加了系统复杂度。 如果要切换缓存(MDB->LDB)或者API升级时,所有涉及代码都需要改动。 如果要解决缓存击穿、缓存穿透、级联缓存等类似通用问题时,都需要通过框架去解决。 因此,缓存是什么,如何选择某一种缓存,都不是本文重点,今天就写写实际编码过程中,如何将缓存代码从业务代码中剥离出来,促使代码更简洁,更便于阅读。
2024年4月12日,腾讯研究院联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青腾一同发起AI&Society人工智能+社会发展高端研讨会,第一期会议主题为“大模型时代的创业生态”,研讨会在深圳前海举办。 会议邀请国内外人工智能与社会治理方面的业界领袖和知名学者,重点围绕大模型创业生态构建的话题,通过专家主旨演讲和圆桌讨论的形式,分别对中美大模型生态及技术趋势、AI投资趋势及应用方向两个主题展开讨论。 以下是“AI投资趋势及应用方向”圆桌实录,内容由实习生李玉杰整理,AI工具辅助完成。内容经嘉宾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