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StreamNative 主办的 Pulsar Meetup Beijing 2023 在2023年10月14日完美落幕,本次活动大咖云集,来自腾讯、滴滴、华为、智联招聘、RisingWave 和 StreamNative 的行业专家们一起,深入探讨 Pulsar 在生产环境中的最佳应用实践,共享 Pulsar 社区的最新发展和动态。
一年前的《彩虹桥架构演进之路》侧重探讨了稳定性和功能性两个方向。在过去一年中,尽管业务需求不断增长且流量激增了数倍,彩虹桥仍保持着零故障的一个状态,算是不错的阶段性成果。而这次的架构演进,主要分享一下近期针对性能层面做的一些架构调整和优化。其中最大的调整就是 Proxy-DB 层的线程模式从 BIO 改造成了性能更好的 NIO。下面会详细介绍一下具体的改造细节以及做了哪些优化。
FEED流已成为线上内容平台的标配,在某些层面上也有着负面的评价。作为设计师,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一挑战?这篇来自国外体验设计专栏UX Collective的优秀文章梳理了FEED浏览体验的发明历程以及应用场景,从多个角度分析优缺点,并给出现阶段可实施的优化手段,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随着阿里云的Serverless化演进历程进入了快车道,截至2023年10月,阿里云已拥有超过40款Serverless化云产品,并推出全球首款容器计算服务ACS(Alibaba Cloud Container Compute Service,以下简称ACS)。阿里云 CTO 周靖人在杭州云栖大会上表示“我们希望通过 Serverless 的技术理念,以容器为计算界面,通过新发布的容器计算产品 ACS,帮助客户降低用云门槛。”
从2013年毕业加入鹅厂,不知不觉已然过去10年。期间团队一直有同学反馈,对个人的成长有些迷茫,缺少后台开发的全景图谱来建立体系化的知识结构。所以这里结合自己的研发经验,把实战中觉得重要的知识点,整理一个后台开发的成长 RoadMap,希望最后给开发同学的成长一些参考和帮助。
本文分析「复用性」这一概念背后的风险及成因,借助笔者在业务安全和基础安全的经验,提出了一个在软件研发流程中,管理「复用性成本风险」的风险管理模型,希望能为读者在后续的技术决策和软件研发流程提供些许帮助。
随着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网络攻击的频率和威胁性也在不断增加,端口是应用通信中的门户,它是数据进出应用的必经之路,因此端口安全也逐渐成为了企业内网的重要防线之一,然而网络端口因其数量庞大、端口开放和关闭的影响评估难度大,业务影响程度高、以及异常识别技术复杂度高等特点给网络端口安全治理带来了一定挑战,如何对端口风险进行有效治理几乎是每个企业安全团队在攻击面管理工作中持续探索的重点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