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 HarmonyOS Developer 官网我们可以了解 ArkUI 是一套声明式开放框架,开发者可以基于 ArkTS 语法设计一套极简的 DSL 以及丰富的 UI 组件完成跨设备的界面开发。 那么 ArkUI 是如何实现这一套声明式开放框架的呢?本文将通过分析开源的 HarmonyOS 渲染引擎 AceEngine 代码以及配套工程能力来进行详细解读。 本篇文章仅先针对响应式和工程化进行浅谈。
在软件架构中,限流是一种控制资源使用和保护系统安全的重要机制。它通过限制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处理的请求数量,来防止系统过载。
大规模语言模型(LLM, Large Language Models)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想要真正发挥这些模型的强大能力,关键在于如何向模型输入明确、详细且符合预期的指令,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重中之重——Prompt的写作。 Prompt,作为一种结构化的输入序列,不仅为模型提供任务要求和背景信息,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模型输出的质量与相关性。一个设计优秀的Prompt,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误解,使得模型理解用户的需求并生成高质量的响应。 这篇文章的核心宗旨就是教你如何写出优秀的Prompt。我们将从Prompt的定义、运行过程,以及优秀Prompt应具备的各个要素入手,逐步展开详细的解析和实用示例,让你在短时间内掌握写作高效Prompt的技巧和策略。通过不断优化你的Prompt写作能力,你将能够更好地引导大模型,为各类应用场景生成高质量的文本输出。
本文深入探讨当前最前沿的prompt engineering方案,结合OpenAI、Anthropic和Google等大模型公司的资料,以及开源社区中宝贵的prompt技巧分享,全面解析这一领域的实践策略。
OLAP场景是大数据应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快速、灵活地满足业务各种分析需求,提供复杂的分析操作和决策支持。B站主流湖仓使用Iceberg存储,通过建表优化可以实现常规千万级的指标统计秒级查询,这样就能快速搭建可视化报表,但当数据量达到亿级、需要交叉分析维度复杂多表情况下,想要支持秒级就变得困难。因此B站数据分析或者数据开发同学为了能有秒级响应的报表,需要通过ETL grouping sets 提前设计要参与多维分析的维度和指标,然后在ADS层离线计算好对应的数据cube。这有点类似Kylin的预计算模式,区别是查询效率和查询SQL复杂度要更高,毕竟Kylin底层是KV存储并且做了SQL解释器,而原始grouping sets模式得让下游自己选cube切片。比如Push业务DWB表几十亿数据量,想要快速支持十几个维度和十几个指标秒级交叉分析,只能开发提前配置好要参与分析的维度组合,在可视化界面也需要提前说明只支持这几个维度组合。
之前写过一篇 从 Dapper 到 OpenTelemetry:分布式追踪的演进之旅的文章,主要是从概念上讲解了 Trace 在 OpenTelemetry 的中的场景和使用。 也写过一篇 实操 OpenTelemetry:通过 Demo 掌握微服务监控的艺术:如何从一个 demo 开始集成 OpenTelemetry。 但还是有不少小伙伴反馈说无法快速上手(可能也是这个 demo 的项目比较多),于是我准备从 0 开始从真实的代码一步步带大家集成 OpenTelemetry,因为 OpenTelemetry 本身是跨多种语言的,所以也会以两种语言为(Java、Golang)主进行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