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云计算,这个「重新」重点是对我自己而言的。 有这样的感受是来源于几个触点: 第一个触点是阅读了两篇非常有见解的文章,分别是道哥的《我对计算的理解》和吴军的《中国算力的危与机》; 第二个触点是最近阅读了王坚院士的《在线》这本书; 第三个触点是阿里云内部的AEPC考试,对阿里云产品体系有了一个更加全面完整的了解。 这三个触点学习下来,发现自己对云计算的理解还是很浅薄。借助本篇文章,以「输出倒逼输入」串联一下这三个触点的学习和思考内容,作为总结。 云计算,云是一种形态,其关键在于计算。计算离不开算力。但算力和计算是两个东西。因此理解云计算需要先清楚两个东西,一个是算力,一个是计算。云计算实际上也是一个关于算力的产业。 阿里云成立之初就有一个信念:计算作为一种公共服务。基于这个信念确定了最初的愿景:让整个数据中心等于一台计算机,这也是阿里云一直做的事情,提供更强大的算力的基础设施。因此,如果以算力产业的角度透视阿里云,阿里云过去一直做的事情是:不断建设和提升算力基础设施的规模、优化算力管理效率、提供足够多的算力产品和应用来解决计算便捷性问题。
GaiaX 跨端模板引擎,是在阿里文娱内广泛使用的 Native 动态化方案,其核心优势是性能、稳定和易用。本系列文章《GaiaX 开源解读》,带大家看看过去三年 GaiaX 的发展过程。
DataTester是由火山引擎推出的A/B测试平台,覆盖推荐、广告、搜索、UI、产品功能等业务应用场景,提供从A/B实验设计、实验创建、指标计算、统计分析到最终评估上线等贯穿整个A/B实验生命周期的服务。DataTester经过了字节跳动业务的多年打磨,在字节内部已累计完成150万次A/B实验,在外部也应用到了多个行业领域。 指标查询的产品高性能是DataTester的一大优势。作为产品最复杂的功能模块之一,DataTester的指标查询能够在有限资源的前提下,发挥出最极致的A/B实验数据查询体验,而在这背后是多次的技术方案的打磨与迭代。 本文将分享DataTester在查询性能提升过程中的5个优化思路。
我们在进行软件开发时要想实现可维护、可扩展,就需要尽量复用代码,并且降低代码的耦合度。设计模式就是一种可以提高代码可复用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以及可读性的解决方案。大家熟知的23种设计模式,可以分为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和行为型模式三大类。本专题着眼于实际开发过程中常用的几种设计模式,从理论和实战两个角度进行讨论和分享,力求逻辑清晰、表述简洁,帮助大家在项目中合理运用设计模式,保障代码的可靠性。
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商家客服也纳入了我们的服务范围,商家客服工作台的定位是通过工具和数据服务商家,一站式解决用户购买咨询诉求。通过工具和运营策略协助商家提升服务品质,让品牌商家有动力运营好潜在的客户,从而达到提升用户服务的目标。桌面应用的转化在未来是客服产品的方向。